ku娱乐唯一(ku娱乐九州)
工信部等六部门: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优于1.3******
【TechWeb】6月30日消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国务院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提出到2025年, 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 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 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 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标准、 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钢铁、 石化化工、 有色金属、 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能尽其用、 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 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该计划中指出: “到2025年, 新建大型、 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 指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与信息设备耗电量的比值)优于1.3。 ”
集度回应“吉利退出”: 百度和吉利共同持股 夏一平仍为CEO******
相关新闻:
百度全资控股集度汽车 吉利退出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针对吉利退出以及夏一平卸任集度汽车相关职位一事, 集度汽车方面向新浪科技回应称, 这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正常调整, 集度仍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持股, 双方所持股份不变, 集度CEO为夏一平。
2021年3月2日,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 由百度与吉利共同持股, 双方基于吉利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 在智能汽车制造领域展开紧密合作, 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2022年1月, 集度宣布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 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 (子健)
百度全资持股集度汽车, 吉利关联公司退出******
今日消息, 天眼查App显示, 6月28日,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吉利旗下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 百度关联公司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升至100%。
此外,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夏一平变更为梁志祥, 同时夏一平卸任董事兼总经理职务。
据了解, 集度是一家由百度发起成立, 并由吉利战略投资的汽车机器人创业公司。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3 月 2 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梁志祥, 注册资本 20 亿元,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等。 此前, 吉利持股45%, 百度持股55%。
据悉,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于 2000 年 9 月 1 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杨健, 注册资本 2.4 亿元。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销售;空调电器部件生产等。 该公司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90%, 浙江华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 10%。
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5 月 9 日, 法定代表人为陆原, 注册资本为 118.1 亿元。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管理等。 该公司由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100% 控股。
今年6月初, 集度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汽车机器人的概念车型ROBO-01, 并且宣布在今年的秋季就会退出旗下全新设计研发的首款量产车型。
天猫App上线“数字藏品”专区 , 买盲盒送同款数字藏品******
【猎云网北京】6月30日报道
继推出3D购物功能后, 手机天猫App又有新体验了!
6月30日, 手机天猫App上线“数字藏品”专区, 首期发行IP小站、 博柏利、 范思哲、 PUMA、 adidas neo、 小米、 华帝等40个品牌的50多款数字藏品。
与其它数字藏品平台所不同的是, 手机天猫App采用“虚实一体”的买赠模式, 消费者购买实物商品, 将获赠专属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不能单独购买或转卖。
记者在天猫App“数字藏品”专区看到, 下单荣宝斋文房四宝套装, 送郑板桥《两只修竹》数字藏品;购买IP小站“霓闪睡神”系列盲盒, 送同款数字藏品;买爱奇艺VIP年卡, 送数字藏品福禄银币。
数字藏品作为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标识凭证的数字化作品或艺术品, 这种独特的科技感与个性化也令不少年轻人“上头”。
在手机天猫App独家首发的IP小站“霓闪数字盲盒”, 消费者完成购买后, 就能获得一个同款5D数字玩偶, 玩偶不仅可以通过AR方式投影到真实世界互动, 其形象也可以被做成各种周边产品, 可玩性非常高。

IP小站在手机天猫上线的数字藏品, 内含5D数字玩偶。
除了潮玩手办, 奢侈品牌的数字藏品尤其受欢迎。 范思哲“女王别针”、 BURBERRY“泰迪熊吊饰”、 BREITLING“旅伴起航”等奢侈品牌推出的数字藏品, 都已经显示赠完。
据手机天猫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将引入更多的数字藏品首发, 手机天猫App也在探索3D购物, 未来持有数字藏品的用户, 将有可能在“元宇宙”版天猫App里展示、 社交, 或者用于个性化装扮穿搭。
ku娱乐唯一(ku娱乐九州)
法媒: 加拿大将在中东欧和高加索地区新设4个使馆对抗俄罗斯******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蒙特利尔消息, 加拿大当地时间29日表示将加强在中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的外交存在, 新设4个使馆, 以“帮助应对俄罗斯破坏地区稳定的活动”。
报道称, 加拿大外长梅拉妮·乔利在马德里北约峰会的间隙说: “加拿大宣布, 我们将增强外交存在。 加拿大将在爱沙尼亚、 立陶宛、 斯洛伐克和亚美尼亚开设4个新使馆。 ”
加拿大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种外交拓展将有助于引导加拿大应对不断演变的安全威胁, 加强政治和经济合作以支持欧洲盟友, 并进一步对抗俄乌冲突的影响。 ”
声明说, 这些变化还将“进一步加强加拿大在该地区的参与, 有助于遏制俄罗斯破坏稳定的活动, 并加强对‘安心’行动的支持”。
据报道, 1400名参与这项国际军事行动的加拿大军人正部署在拉脱维亚, 这是渥太华当前规模最大的海外军事行动, 目标是加强北约集体防御。
乔利在马德里说: “我们认为, 外交仍然是支持安全与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编译/王栋栋)
还是熟悉的4G 华为nova 10系列上架: 四款配色抢先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4日, 华为将举行nova 1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夏季发布会, 届时, 将推出nova 10系列、 P50 Pocket素皮版以及AITO问界M7等新品。
目前, 华为nova 10系列已在华为商城上架开启预订, 参与预订可减50元, 并限量赠送智能水杯。

该系列拥有nova 10和nova 10 Pro两款机型, 带来耀金黑、 普罗旺斯、 绮境森林以及10号色四款配色。 其中10号色是该系列一直以来的老传统, 以数字命名新配色。

设计上, 华为nova 10系列配备后置三摄模组, 镜头排布为竖排设计方案, 镜头模组区域采用椭圆形设计, 圆环外由金色细环包围, 并且中间的镜头也有一圈金色包围, 十分吸睛。
据悉, 华为nova 10系列全系搭载熟悉的高通骁龙778G 4G处理器, nova 10支持66W快充, 内置4000mAh电池, Pro版本支持100W超级快充Turbo技术, 内置4500mAh电池。
作为系列超大杯, 华为nova 10 Pro采用6.78英寸OLED环幕屏, 支持120Hz高刷, 前置6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800万像素人像特写镜头, 后摄为5000万像素超感知镜头+800万超广角微距镜头+200万景深镜头组合。



雷神科技冲刺北交所, 拟募集资金5.4亿元******
近日, 新三板企业雷神科技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 本次发行底价为32元/股, 在不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 本次发行数量不超过1666.67万股, 且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
去年4月29日, 雷神科技曾启动上市辅导, 但该上市辅导于2021年12月7日终止。 紧接着, 2021年12月9日, 雷神科技再次向青岛证监局提交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辅导机构由此前的海通证券变更为国泰君安。
2022年6月24日, 雷神科技完成上市辅导工作。 据了解, 雷神科技拟募集资金5.4亿元, 用于品牌升级及总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建设及硬件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等。
海尔孵化, 系雷神科技实际控制人
雷神科技成立于2014年, 是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下投资孵化的明星创客公司, 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 外设及周边(显示器、 键盘、 鼠标、 耳机等)。
目前, 雷神科技已形成“雷神”和“机械师”两大计算机硬件品牌以及主要面向商用办公和国产信创场景的“海尔”计算机硬件品牌体系。
股权结构方面, 雷神科技控股股东为苏州海新。 后者为海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海尔集团还通过间接控制海立方舟持有公司2.22%的表决权。 也就是说, 海尔集团合计控制公司38.01%的表决权, 为雷神科技实际控制人。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 控股股东苏州海新、 股东广州合赢的有限合伙人青岛日日顺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股东汇智翔顺的有限合伙人青岛日日顺创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执行事务合伙人青岛日日顺汇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海尔赛富的有限合伙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及青岛海尔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均为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控制或持股的企业, 具有关联关系。
2021年营收达26亿, 产品依赖外部采购
报告期间, 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0.91亿元、 22.54亿元和26.42亿元, 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12.42%;净利润分别为5676.18万元、 5936.09万元、 7604.81万元。
从雷神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来看, 公司主要产品有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 外设及周边等。 其中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占比呈现下降态势, 从2019年的78.85%下降至2021年的73.57%, 不过占比仍然达70%, 营收仍主要依赖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虽然外设及周边占比逐年增长, 但到2021年度占比也仅10.48%.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是其主营业务, 但其生产环节主要通过委托专业外协生产厂商完成。
根据招股书显示, 2019年、 2020年, 雷神科技产品生产均采用外协生产模式。 直到去年8月, 雷神科技才在东莞设立子公司雷德科技, 从事部分工艺简单的台式机及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组装生产。
2021年, 雷神科技自产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产能5万台, 产量3.82万台, 产能利用率76.48%, 产销率84.61%。 尽管如此, 雷神科技依然存在较强的外部依赖。
报告期内, 雷神科技采购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主要原材料采购总额分别为10.27亿元、 12.52亿元和15.11亿元。 其中主要采购产品为CPU、 屏幕、 内存、 硬盘、 显存和芯片组等, 占比共计达到97.6%、 95.23%和87.45%。
三星宣布量产3纳米制程芯片, 超车台积电******
图片来源: 三星
记者 | 彭新
6月30日, 三星电子宣布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3纳米芯片, 是全球首家量产3纳米芯片的公司。
三星称, 与前几代工艺使用FinFET技术不同, 三星使用的全环绕栅极(gate-all-around, GAA)晶体管技术, 使新开发的第一代3纳米工艺可以降低45%的功耗, 性能提高23%, 并减少16%的面积。
纳米为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是处理芯片时常用的晶体管宽度单位。 这个数字越小, 芯片制程就越先进, 也越容易提高性能。 三星预计, 在下一阶段芯片性能会提高, 功耗和产品尺寸还将进一步下降。
三星并未公布首发客户名单, 也没有详细说明新芯片的产量, 但市场传出三星3纳米制程最初客户有上海磐矽半导体和高通等公司。
在晶圆代工市场, 主要为台积电和三星两家公司竞争, 而台积电仍居于主导地位, 占全球晶圆代工营收的一半以上, 也是iPhone、 iPad等产品处理器的独家供货商。
至于台积电3纳米制程进展,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曾在本月初的股东会上提及, 先进制程的进展都按照计划发展中, 预计下半年将量产3纳米芯片。
与三星不同的是, 台积电将采用较为成熟的FinFET(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inFET)工艺, 一直到2025年量产2纳米芯片时, 才会采用GAA技术。 另有报道称, 苹果和英特尔正在测试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工艺。 这也意味着, 三星、 台积电将用不同架构设计的3纳米制程进行对决。
目前三星也在开发3纳米乃至2纳米所需的第二代技术, 声称相关技术能使晶片效能较7纳米时提高35%、 面积减少45%, 功耗降低五成。

ku娱乐唯一(ku娱乐九州)
苹果7月29日凌晨发布第三财季财报 已预计疫情会影响营收******
【TechWeb】6月30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苹果公司已在官网宣布, 他们2022财年第三财季的财报, 将在太平洋夏令时间7月28日, 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29日凌晨发布。

苹果在官网上还提到, 他们第三财季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 将在太平洋夏令时间28日下午2点, 也就是北京时间29日凌晨5点开始。
苹果2022财年的第三财季, 始于3月27日, 在这一财季, 苹果的供应链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和代工商, 在这一季度曾暂停生产, 影响他们部分产品的供应。
部分产品的供应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势必就会影响苹果整体的营收。 在4月28日的第二财季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 苹果CFO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就表示, 他们预计第三财季的营收同比将会受到影响, 因为疫情导致的工厂暂时关闭和仍在持续的供应链限制, 影响到了他们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对于营收的影响, 外媒此前在报道中曾提到, 苹果公司预计疫情和供应链的限制, 对他们第三财季营收的影响, 将达到40-80亿美元。
虽然疫情和供应链对苹果第三财季的营收有影响, 但苹果在3月9日凌晨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绿色iPhone 13、 苍岭绿色iPhone 13 Pro及新一代的iPhone SE等新品, 在第三财季大量上市, 会为苹果带来可观的营收, 抵消疫情和供应链限制的影响。
融资丨「太景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后续系列芯片研发和应用产品的市场推广。
创业邦获悉, 国内首家实现频率超300GHz CMOS太赫兹芯片公司太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称“太景科技”)继去年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后, 近日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据悉, 本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 磐霖资本、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跟投, 启高资本持续加持, 由青桐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后续系列芯片研发和应用产品的市场推广。
太景科技目前已开发出频率覆盖100至400GHz CMOS太赫兹高速成像芯片, 围绕自研核心芯片正在推出太赫兹工业检测模组和仪器。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高端材料制造领域的无损透视探伤及实时质量检测, 涉及光伏和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 大功率及高频电子材料、 汽车与电力绝缘材料、 工业与能源橡胶品、 民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行业。
过去受限于核心传感器的高昂成本, 太赫兹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进程缓慢, 主要应用局限于宇航遥感和科学研究。 太景科技依托团队近20年的学术积累及海外产业化经验, 采用标准CMOS工艺实现频率超过300GHz的太赫兹发射源和感光阵列芯片, 大幅降低太赫兹发射和接收芯片的成本, 将太赫兹影像和近距离感知技术带入工业检测领域。
据介绍, 与主流工业检测技术相比, 太赫兹检测技术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 不同于视觉检测, 太赫兹成像具有透视能力, 可在无损状态下识别材料内部结构状态;相比X光, 太赫兹透视没有电离辐射危害, 且对低密度材料成像层次感强, 缺陷反差明显, 并具有强大的材料分析能力;相比于超声波检测, 太赫兹无需耦合剂, 非接触式探伤更贴合工业生产线高速全检场景。
创始人赵衍博士表示: “硅基太赫兹芯片技术是近15年从国际学术界发展出来的一项新兴技术, 受限于高昂成本在民用产业尚未大范围推广, 而我们创新性的芯片设计基于成熟量产的CMOS工艺正是打开大规模民用市场的钥匙。 我们从第一性原理出发, 探索出大量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并从客户真实多样的需求中提炼共性, 为芯片和应用产品方向提供清晰指引。 太赫兹技术正处在从天空向地面应用推广的机遇期, ‘让太赫兹普惠大众’的使命诠释了我们追求先进技术普惠性的理念和终极目标。 “

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请前往「睿兽分析」。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将继续在巴塞罗那举办, 直至2030年******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是电信业最大的年度盛会, 组织者 GSMA 6 月 27 日表示, 大会将在巴塞罗那举行到 2030 年, 将目前的合同延长 6 年。

自 2006 年以来, 加泰罗尼亚首府一直是 MWC 的举办地, 2013 年该大会搬到了目前的巴塞罗那格兰大道广场(Fira de Barcelona Gran Via)。 之前的协议定于 2023 年到期, 后来双方同意延长一年, 现在双方又将协议延长 6 年。
IT之家了解到, 2019 年的 MWC 吸引了 10 多万人参观了该展会, 2020 年的活动受疫情影响被取消。 2021 年 MWC 举行了夏季版展会, 然后在今年早些时候回到其传统的春季窗口, 但只吸引了 6.1 万名参与者。
GSMA 总干事 Mats Granryd 说: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 MWC 将继续留在巴塞罗那, 直到 2030 年。 最近的全球形势给我们的 MWC 带来了一些最艰难的挑战, 而我们与主办城市缔约方的合作关系的力量是我们能够将展会带回的关键因素。 ”
铁路暑运7月1日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5.2亿人次******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7月1日开始, 2022年铁路暑运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至8月31日结束, 共计62天, 全国铁路客流呈逐渐回暖趋势, 预计发送旅客5.2亿人次、 高峰日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
铁路部门表示, 将密切关注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旅游等重点行业恢复情况, 根据12306大数据科学分析掌握旅客出行规律, 精准实施“一日一图”, 适时增开旅客列车。 针对突发客流,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热备车底和乘务人员, 通过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 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 增加运力投放。
与此同时, 铁路部门将服务迎峰度夏电煤需求, 开展电煤保供专项行动, 加大运力投放, 用好大秦、 唐包、 瓦日、 浩吉等主要煤运通道和兰新、 格库等繁忙干线, 提升山西、 陕西、 内蒙古、 新疆煤炭主产区电煤外运能力。 主动对接各大电厂运输需求, 密切关注电煤供、 耗、 存情况, 科学制订运输方案, 实行应装尽装, 预计暑运期间日均电煤装车在6万车左右, 同比提高1万车以上。
铁路部门表示, 将严格落实测温验码、 分散候车、 通风消毒、 预留隔离席位等站车疫情防控措施, 严控列车载客率, 推广自助进出站、 扫码点餐等无接触式服务, 筑牢铁路疫情防线。 落实国家公布的《铁路旅客禁止、 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加强站车安检查危和治安管理等工作, 确保旅客出行安全有序。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 暑运期间列车开行具体安排, 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 全国各大火车站公告查询;旅途中请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减少聚集走动, 保持安全距离, 配合铁路部门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共同维护安全健康旅行环境。
微软IE退役, Internet Explorer的未来是Edge浏览器******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2022 年 6 月 15 日, 对于网上冲浪的人来说, 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 微软正式停止支持 IE 浏览器, 这款浏览器从诞生到宣布关闭整整走过了 27 年。 新旧交替, 用户是时候拥抱更现代的微软 Edge 了, 这款浏览器势头正盛。 而且, 对许多人来说, 浏览器产品有更多的选择, 却未必有比微软 Edge 浏览器更好的选择。

对于 Windows 系统用户来说, IE 浏览器可能是大家用来上网的第一款工具, 实际上, IE 浏览器最初是 Windows 95 系统的软件包附加组件, 在 2003 年的鼎盛时期, IE 占 Web 浏览器使用量的 96%, 这意味着许多 Web 应用程序主要 —— 甚至是专门为 IE 构建的。 但随着以 PC 独占互联网访问权的桌面互联网时代终结, 后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和谷歌 Chrome、 苹果 Safari 和 Mozilla Firefox 的出现, 微软 IE 浏览器逐渐衰落。
IE 的退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年前, 微软就表示将终止 Internet Explorer, 将用户推向现代的 Edge 浏览器。
行业分析表明, Internet Explorer 可能仍占据全球浏览器总市场份额的 0.5% 以上。 而在美国地区, 这一比例可能接近 2%。 IE 浏览器曾是桌面互联网时代的霸主, 但经历 PC 市场残酷竞争后,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浏览器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多样。 相形之下, IE 黯然失色, 但微软却没有停止在浏览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革新。
尽管现在 IE 不再占主导地位, 但许多组织仍然依赖基于 IE 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微软发现, 企业平均拥有 1678 个基于 Internet Explorer 的旧版应用程序。 为了弥合 IE 和 Edge 之间的差距, 更是让用户尽可能简单地从 IE 过渡到 Edge, 微软的解决方案是“IE 模式”。
很多人知道, 新版微软 Edge 浏览器基于 Chromium 内核 —— 这个聪明的选择当然体现了微软的包容, 却也是这家 IT 巨擘为让新浏览器跻身主流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但 Edge 浏览器也集成了很多微软独有的技术特色, 除很多由 AI 赋予的新功能外, “IE 模式”的保留也是。 微软在纪念 IE 退役的博客文章中指出: “网络已经发展, 浏览器也在发展。 IE 的增量改进无法跟上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 我们需要从 Edge 重新开始, 而不是挽救 IE。 ”为满足特定场景下老用户的需求, IE 的继任者 —— 现代的浏览器微软 Edge 内置了“IE 模式”。 IE 模式可在微软 Edge 浏览器中提供对基于 Internet Explorer 的旧网站和应用程序的访问。 微软承诺至少在 2029 年之前支持 Edge 中的 IE 模式。 此外, 通过 IE 转换到 Edge 过程, 用户还可将保存的密码、 收藏夹等权利转移到新版浏览器。
根据互联网分析公司 Statcounter 数据显示, 今年 5 月份, 微软 Edge 份额提升到 10.11%, 已占据全球第二宝座。 Edge 已具备跨越桌面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浏览器特性, 是替代 IE 浏览器的好选择。
Edge 浏览器可能是覆盖最多平台的浏览器之一, 支持 Windows 11、 Windows 10 等微软自家系统, 以及 macOS、 iOS、 Android 和 Linux 平台。
通过 Edge, 用户可以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到 PC 电脑等登录设备, 就可随时随地浏览网页, 享受无缝的体验。 可以跨多台登录设备, 安全访问历史记录、 收藏夹、 密码和集合等已保存信息。 Edge 还支持跟踪预防、 AdBlock 和 InPrivate 模式浏览等功能, 上网更加安全。 集合功能可让用户更轻松地收集和整理各登录设备上的网页浏览内容。 沉浸式阅读器为用户带来精简的阅读体验。 大声朗读让用户体验自然逼真的不同风格、 性别的音色声音。
前面说过, Edge 浏览器基于 Chromium 引擎设计, 并进行了优化, 使其能在 Windows 中发挥最佳性能。 通过不断的更新迭代, 支持睡眠选项卡、 启动增强、 浏览器同步、 丰富扩展程序等。 安全方面, Edge 浏览器设有 SmartScreen、 密码监控、 InPrivate 搜索和儿童模式等安全功能。 生产力功能方面, Edge 浏览器支持集锦、 垂直选项卡和沉浸式阅读器等功能, 可帮助用户在浏览、 观看流媒体、 搜索、 分享和更多场合下最大程度地组织并充分利用时间。

IE 的老用户可能还会缅怀那些打开 IE 访问聊天室、 BBS、 网银、 游戏页面的日子。 但确实, 时代变了。 就像前女友 / 男友, 当我们认真用力地过着新生活的时候, TA 们的身影或许会偶尔出现在回忆里, 但 TA 们和我们都已无法回头。 而且, 作为新的伴侣, Edge 它不香吗?
IE 的未来在于 Edge。
“中国马斯克”被打假!蔚来连夜回应, 网友: 该不该信?******
“中国马斯克”李斌, 再迎至暗时刻!
被奥迪起诉、 出坠车事故、 遭灰熊做空、 股价跳水、 销量承压……一连串负面事件, 令李斌头大, 尤其灰熊的做空突袭, 令香港、 新加坡和美国三地上市的蔚来遭遇沉重一击, 尚未从坠车阴霾中走出的蔚来, 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难题:
已经申请新交所暂停交易的蔚来, 会重蹈瑞幸覆辙吗?
造车新势力中, 销量与交付量均垫底, 谁能拯救蔚来的业绩?
与合肥的《对赌协议》或大概率失败, 蔚来还有明朗的未来吗?
灰熊的“阴谋”?
2022年6月28日晚, 知名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灰熊)发布沽空报告, 直指蔚来大玩“财会游戏”、 李斌与“瑞幸造假”关键人物有染……一石激起千层浪, 该消息很快引发蔚来股市震荡:
当日美股盘中直线跳水, 以大跌2.57%收盘, 6月29日港股开盘一度暴跌超12%, 截至收盘, 报165.500港元/股, 跌幅11.36%, 美股、 港股惨不忍睹之际, 蔚来紧急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 申请暂停交易……
舆论哗然之际, 蔚来也进行了紧急回应, 称灰熊的这份报告存在大量的不实信息和误读, 会启动相关程序应对, 并考虑发布补充说明, 但蔚来的回应并未能一解网友的困惑。
灰熊曾在2020年2月发布针对58同城的做空报告, 直指58同城虚增收入、 并购赶集网为虚假交易和管理层进行利益输送, 2020年9月18日, 58同城结束7年上市生涯, 从纽交所退市, 此番灰熊剑指蔚来, 大有梅开二度之意, 也因此, 引发了普遍关注。
灰熊在报告中指出, 蔚来董事长李斌与愉悦资本及其创始合伙人刘二海关系密切, 而刘二海正是被浑水打假的瑞幸咖啡案核心人物之一, 刘二海、 陆正耀和李辉共同构成了瑞幸股东“铁三角”, 尤其是有着中国互联网出行“隐形教父”之称的李二海, 堪称李斌连续创业路上的良师益友。
李斌实控的易车公司, 刘二海自2005年以来就担任易车董事, 2011年任独立董事;
另有报道称, 刘二海同时还是蔚来汽车和摩拜单车的早期投资人, 此外, 蔚来资本和愉悦资本还曾联合投资优信3.1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 做空机构JCap曾在2019年的一份沽空报告中披露优信财务造假;
当然, 笔者认为, 哪怕李斌与屡涉财务造假风波的关键人物私交甚好, 也不能证明李斌必然有财务造假的动机。
在灰熊看来, 蔚来把电池组业务剥离出来并拆分成独立公司蔚能是基于财务造假等目的, 比如可以通过这种操作实现一次性将用户未来数年的订阅费计入当期的财报;制造一个愿意超额购买电池的第三方;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电池减值费用。
灰熊还能过测算称, 2021财年前三季度蔚来通过这种方式虚增了11.47亿元的营收, 净亏损实际上也应该是30亿人民币的规模。
从灰熊的沽空报告中不难看出, 他们认为蔚来与武汉蔚能(电池)存在明显利益关联的依据是, 武汉蔚能的两位高管同时也是蔚来汽车的副总裁和电池运营主管经理, 蔚来应对武汉蔚能具有控制权。
灰熊的报告中还指出, 根据他们从英属维尔京群岛获得的文件判断。
2019年1月, 蔚来创始人李斌将5000万股股份转让给蔚来用户信托, 但是这部分蔚来用户信托已经于2021年6月28日被李斌质押给了瑞银集团以获得个人贷款, 而但蔚来并未明确披露这一重要情况, 鉴于蔚来汽车的股票自质押以来也下跌了50%以上, 蔚来股东将在不知不觉中, 面临对该信托追加保证金的风险, 有关这一指控, 蔚来尚未回应。
鉴于蔚来正在加班加点收集数据或材料自证清白的路上, 相关部门也未对蔚来进行调查, 所以, 蔚来会不会重蹈瑞幸覆辙, 言之尚早!
李斌的“胜算”
李斌曾在走投无路之际, 获得了家乡合肥的大力支持, 也正是风投名城合肥的超百亿滚烫资金, 让李斌的蔚来“起死回生”,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合肥的钱不是白给的, 李斌当初为了拿到投资, 是签订了《对赌协议》的, 如今时间已过半, 留给李斌的机会还有多少?
该对赌协议要求:
蔚来中国必须在2024年实现1200亿元的营收并上市6~8款车型;
蔚来中国在2020年至2025年实现总营收4200亿元;
蔚来中国在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据蔚来财报数据, 2021年刚刚实现总营收破360亿大关, 再有2年实现1200亿的营收, 以蔚来目前的势头来看, 有些天方夜谭, 2020年和2021年, 蔚来分别实现营收162.58亿元、
361.36亿元, 合计523.94亿元, 也即 2022年~2025年, 蔚来要完成至少3700亿的绩效, 否则, 蔚来要以8.5%的年利率回购股份。
目前的蔚来汽车目前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2019年~2021年, 蔚来汽车净利润分别为-114.13亿、 -56.11亿及-105.72亿, 加上2022年Q1的净亏损18.25亿。 近三年多左右, 蔚来汽车亏损总额接近300亿, 要在下一个2年, 3年, 5年创造逆天奇迹, 概率得有多低?
另外, 摆在蔚来面前的还有一道难题, 毛利率持续下滑, 交付量新势力中垫底:
蔚来的毛利润和毛利率也在不断下降, 也值得警惕, 报告期内蔚来汽车毛利为14.468亿元, 同比下降6.9%, 环比下降14.9%, 毛利率18.1%, 环比同比均下降近3个百分点, Q1蔚来公司毛利率14.6%, 相比上年同期的19.5%, 锐降近5个百分点。
新势力三强中, 理想Q1毛利率高达22.6%, 小鹏Q1毛利率也涨至12.2%, 唯有蔚来是下滑状态;与此风时, Q1小鹏交付3.45万辆、 理想交付3.17万辆, 蔚来交付虽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新高达2.57万辆, 但跟小鹏和理想比, 仍然是垫底的成绩。
2022年6月1日, 蔚来公布的5月份交付量数据显示, 共交付新车7024台, 同期, 理想汽车交付11496辆, 哪吒汽车交付了11009辆, 小鹏汽车交付了10125辆, 零跑汽车交付了10069辆, 蔚来再次垫底。
高端车难卖动, 自身造血能力仍不充沛成了蔚来营收增幅疲软的终极原因, 形势所迫, 蔚来已经在加快布局中高端ALPS产品线, 但最终能否奏效, 尚待时日观察。
除了营收增速放缓, 持续亏损, 高端销量不佳之外, 蔚来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头疼的事件:
2022年一季报(6月9日)发布前后, 包括花旗银行、 大和、 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多家机构, 皆对蔚来进行了评级下调, 如果结合灰熊的沽空报告来看, 灰熊的指控倒不全是空穴来风。
2022年6月中旬, 著名汽车品牌奥迪正式在慕尼黑当地起诉蔚来, 直指蔚来旗下的ES6和ES8两款明星车型侵犯了奥迪S6和S8的商标权, 彼时有关蔚来碰瓷奥迪的论调不断, 但截至目前, 蔚来未进行正式回应。
2022年6月22日, 一场飞来横祸再次将蔚来送进舆情漩涡, 2名试车员乘座的疑似蔚来ET7型号的汽车, 从蔚来三楼冲出坠落, 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可事件发生后, 蔚来的回应却被指极度冷血, 其团队公关水平饱受全网质疑, 但蔚来公关总监马麟似乎仍不消停, 在随后的回应中, 还内涵“是有水军在搞蔚来”, 令人大跌眼镜。
ET7是蔚来抢滩欧洲市场的主打车型之一, 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 势必将会直接影响销量。
2022年6月上旬, 蔚来车主在蔚来社区发帖称“蔚来ET7行驶过程中趴窝, 我该怎么办”, 文中描述称, 才提了13天的ET7就在行驶中趴窝, 突然整车断电, 刹车失灵, 电气设备全部失灵, 双闪都没法打开……
据相关媒体报道, 有相同遭遇的ET7用户不在少数, 蔚来称会通过刷新固件的方式修复此问题, 但依旧难打消部分准车主的疑虑。
业绩承压, 坏消息不断, 蔚来想冲出泥潭, 怕是不容易!
我们仍然坚信, 暂时陷入困境的蔚来会及时调整方向, 转危为机, 在新能源江湖, 继续书写着传奇……
参考资料:
信源综合上游新闻、 贝壳财经、 澎湃新闻、 汽车头条、 说财猫、 天眼查等, 图源网
特别声明: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桌面风扇中的实力派, ORICO这款好看还挺实用******
目前已经快要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了, 如何避暑降温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空调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降温工具, 但我们并不一定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空调, 因此一款好看且实用的桌面风扇还是很有必要入手的。 那么目前什么样的桌面风扇比较值得买呢?下面将要介绍的ORICO这款桌面风扇就是不错的例子。

目前市面上的桌面风扇产品有不少, 大家在挑选时一定要注重两点, 一是风力要够大, 能够达到降温避暑的目的。 二是降噪要做的好, 特别是在低速运行时要尽可能的安静, 那种一工作就嗡嗡响的风扇绝对不能选。 当然, 在满足上面这两点的前提下, 如果风扇的颜值更高一些, 功能更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ORICO型号为GXZ-F819的桌面风扇就同时满足上面这几点, 并且还采用了内置电池设计, 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用, 适合大多数场景。

ORICO这款桌面风扇可选的配色比较多, 除了文中出现的北欧蓝、 北欧粉外还有象牙白版本。 外观方面和传统的落地电风扇挺像, 尺寸方面要比大多数普通的桌面小风扇略大一些, 重量达到了462g, 高度约为27cm。 之所以重量略沉一些, 是因为这款桌面风扇内置了4000mAh电池, 在一档风力下可以提供长达9个半小时的续航, 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 风扇用久了之后会在扇叶以及风罩上附着一层尘土, 如果不清理的话, 不仅影响颜值, 还会影响吹风的效果。 ORICO这款桌面风扇采用了可拆卸式前网罩设计, 最上方有两个标识, 将箭头从右侧标识旋转到左侧标识就可以拿下前网罩, 这样就可以轻松清洁风扇的各处区域了。


这款桌面风扇的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 按动底座上的按键就可以从一档风力到五档风力顺序切换, 另外在正面还设计了五个指示灯, 方便用户查看目前所处的风力档位。 经过实测发现, 近距离使用的话其实一档风力就完全够用了, 开到三档时近距离使用就有点难承受了, 五档风力适合中远距离使用。

送风角度支持上下90°自由调节, 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的吹风需求。 毕竟这款桌面风扇的价位也不贵, 能做到这些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假如如果官方后期推出可以自动摇头版本的话那就更好了, 更具实用性一些。

风扇采用了micro USB充电接口设计, 旁边还有一个标准USB接口, 两个接口中间还有一个LED指示灯。 由于电池容量高达4000mAh, 这款风扇还兼具了充电宝的功能, 虽然输出功率不大, 但用来给小的智能音箱、 台灯等设备供电还是挺不错的。 当风扇没电后, 也可以用充电宝随时随地为其充电, 确保清凉体验始终不间断。


由于采用的是无刷马达, ORICO这款风扇工作时的噪音极小, 一档风力时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 同时进行档位切换时也非常的平稳, 比普通的桌面小风扇好用多了。


颜值高风力强, 还采用了内置电池设计, 无论走到哪里, 这款桌面风扇都可以迅速让你摆脱酷热的侵扰。 再加上充电宝功能的加持, 你不打算试试吗?
对净水器DIY说NO, 小米净水器H800G Pro推荐******
3年前我因为看到朋友推荐的净水器DIY, 感觉还不错, 就下单了, 然而实际使用某品牌DIY净水器3年, 使用感受还是不太好的, 到现在也放弃使用了。

避免大家盲目入手, 给后来人说下净水器DIY的优缺点吧, 优点主要就是成本优势(单净水器成本1k, 滤芯成本250元左右/年), 有RO膜加持净水效果也还行, 缺点主要是以下4点。
1、 滤芯更换频繁且麻烦
一共5个滤芯, 除了1年一换的RO膜滤芯外, 还有PP棉、 CTO、 T33、 UTO4个滤芯, 其中第一级初滤是3个月一换, 3种是半年一换, 换滤芯的频率很高, 强烈建议不要在父母家安装!由于父母不懂何时该更换何种滤芯, 我每次回老家第一件事都是换滤芯, 然而到我换的时候, 第一级都会因为用太久, 全部变成黑色, 这种情况下, 净水效率真的堪忧。


2、 出水偏小
这款DIY净水器的水流总体是很小的, 基本上只有刚换滤芯的时候水流还有小指粗细, 随着滤芯使用, 水流量日渐变小, 后来几乎是只有细细的一条线, 要接一壶水烧来喝都要接好久, 平常洗菜什么的更难兼顾。
3、 外部无保护, 占用厨下空间
开始我真没重视这个问题, 后来有安装其他厨下式电器的需求, 如垃圾处理器和洗碗机, 就发现这个净水器由于就是个铁架子搭着5个滤芯, 线路很多、 很杂乱, 安装其他电器既没空间又不安全, 特别是还漏过几次水, 别说电器了, 厨下放点杂物都不敢, 非常浪费厨下空间。

4、 售后无力
使用3年, 出了2次大问题, 一次是屏幕不显示, 一次是变压器损坏, 每次找售后都非常艰难, 其他品牌净水器派个人上门就能维修, 这个打售后电话, 还要求网上找客服售后, 客服不清楚具体情况很难解决问题, 相应公众号也形同虚设, 对不了解机器的人, 特别是老年人来说非常不便利。
————————————————————————————————————————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 新房入住, 考虑还是入手一款安心、 靠谱、 价格又比较合理的净水器, 看到邻居家用的小米净水器不错, 就留心上了, 这次给新家入手的是小米净水器H800G pro, 真的感觉太省心了, 强烈推荐给大家。
使用感受
1、 净水效果好
净水器的首要功能必须体现在净水效果上, 直观反映就是TDS值。 用TDS检测笔进行检测, 原自来水TDS为64ppm, 净水TDS直接达到个位数, 为9ppm, 效果非常好。 净水口感也不错, 温润可口, 夏天喝非常解渴, 再也不用等开水凉了。

能达到这么好的过滤效果, 少不了滤芯的功劳, 这款小米净水器H800G pro采用的是兼具多款滤芯功能的PPC复合滤芯+RO反渗透滤芯, 6级过滤层级, 其中PPC复合滤芯可以去除固体杂质、 余氯、 异味、 有机污染物等, RO滤芯过滤精度可达0.0001μm, 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 有机物、 无机物、 重金属离子等, 拿来清洗水果和直饮都可以哟~

2、 出水快
小米净水器H800G Pro达到国家一级水效, 同时配置双出水设计, 一侧直饮水, 一侧生活用水, 日常使用节省滤芯的同时也不浪费, 不仅方便, 出水速度也非常快, 净水出水速度2L/min, 纯水出水速度2.12L/min, 分分钟接满。

实测接500ml纯净水用时13.35秒, 非常快速了, 可以说是即滤即饮, 全时无陈水, 基本上随时都能喝到直饮水。 额定总净水5000L, 纯水4800L, 按3-4口之家月度做饭+饮用水量3-5吨来算, 够普通家庭2年左右使用了。

3、 滤芯更换方便
打开外盖, 可以看到上方的RO滤芯和下方的PPC滤芯, 轻压滤芯并顺时针旋转90°即可从侧面取出, 更换滤芯很顺手。 顶部控制面部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滤芯选择键、 异常指示灯、 PPC滤芯寿命指示灯、 RO滤芯寿命指示灯、 WIFI指示灯和滤芯复位键, 需要更换时会给到直观提醒。

机器盖板背面也有更换滤芯的操作指南, 从更换时间来看, 相对更贵的RO滤芯建议更换周期为不大于5年, PPC滤芯建议更换周期为不大于1年, 不需要频繁更换。

4、 占位小
由于我家计划是要安装洗碗机的, 虽然暂时还没购置, 但是要预留厨下的部分位置, 这款小米净水器H800G pro相对小巧, 只有4408*488*407mm大小, 横向比手机都宽不了多少, 后期安装其他厨下式家电都没有问题。

整机属于二类防触电保护类别, 后面的连接线上都有卡销和扎带, 漏水漏电风险可以说是大大减少了, 使用更安全放心。

再放个整体图, 可以看到实际的空间占用是真的不大, 完全可以给其他厨下家电预留空间。

外观性能
1、 功能简洁, 操作便利
这款小米净水器H800G pro在设计上是非常简洁的, 主要满足随时喝水的需求。 要知道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约为1.5-2.5L, 夏季及运动时的喝水量可达3-4L, 很多人的喝水量是不够的, 有这么个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可口净水的工具, 喝水更容易了, 摄入的水量也会增加~

对喜欢多喝热水的老人家来说, 接一壶1.5L的水大概也就是40秒, 出水速度真是杠杠的!

双侧开关使用非常方便, 开启右边的净水开关时, 还会通过龙头指示灯的颜色效果提醒滤芯更换, 正常工作时为蓝色, 需要更换时为红色。

我还留意到一个细节, 顶部出水口可360°调整出水方向, 想从哪儿接, 就从哪儿接~

小米是智能家居引领人, 这款小米净水器同样可以纳入智能系统, 双出水龙头中间为NFC感应区, 将手机NFC功能打开后碰触该处, 即可自动打开米家APP, 查看水质、 水温、 用水量、 滤芯寿命等, 特别还有定量出水设置, 避免接个电话回来水漫金山。

2、 安装快捷, 专人售后
小米净水器在本地使用的人还是很多的, 也有专门的安装和售后服务人员, 和其他净水器品牌相比, 小米的价格是低很多的, 净水效果也不差, 口碑自然上去了。

安装耗时约半小时, 对于安装过净水器的人来说并不困难, 自行安装也可以, 注意别接错进水管和废水管~

3、 节能&噪音情况
1级水效能耗标识, 节能省水, 全时无存水功能, 可在闲置时进行自动冲洗, 下次使用无需等待, 使用更便捷。

再说下噪音实测情况, 正常不接水时室内噪音在37dB, 制水时增压泵工作噪音为61dB, 加上使用时下方门一般是关闭的, 实际噪音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结
1、 过滤效果绝佳, 采用PPC复合滤芯+RO反渗透双滤芯, 可以保证入口水的质量安全, 全家健康保护必备~
2、 滤芯更换方便, 兼具多重提醒, 不需要经常思考“滤芯是不是又要换了”, 减少后续烦恼。
3、 出水量大, 接水快, 额定净水量高, 使用细节也设计得很不错, 特别适合老人使用。
4、 不占用厨下位置, 完全可以给其他厨下式电器预留空间。
最后就大家关心的滤芯价格做个补充, 可以通过app端滤芯页面跳转购买, 也可以通过天猫或者京东渠道购买, 按照目前购买页面显示的RO滤芯899元和PPC滤芯219元计算, 可推测出常规情况下合每年耗材费用在359元左右, 也就比DIY净水器多个一百来块, 但是免掉了一年四次更换滤芯和售后服务几乎不存在的烦恼, 省心省力, 一天多花三毛钱, 买个安心顺意+家人满意, 这笔账完全值得~

菜鸟联手杭州机场, 开辟国际货运新航线******
DoNews6月30日消息(邵忱)昨日,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杭州机场”)与菜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 杭州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蒋福敏、 总经理金胜昔,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 跨境包裹业务部总经理巫曼等参加签约仪式。
据了解, 双方将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引入更多数智物流设备及技术, 如轻量化手持终端LEMO PDA, 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 数字通关系统等, 提升跨境物流的履约效率, 并将合作开辟更多国际货运新航线, 为中国及全球品牌提供更优服务。 目前, 菜鸟已在杭州机场累计开通10余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提供包括杭州-列日, 杭州-西班牙等覆盖欧洲、 亚洲的全货运包机, 并提供部分回程线路。
省机场集团于2017年完成全省机场资源整合, 开启浙江省航空产业平台发展新征程。 2021年浙江省机场客运排名全国第五、 货运排名全国第四。 杭州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 全国前十大机场和全球六十强机场之一。 机场占地面积十平方公里, 共有三座航站楼, 形成了覆盖全国, 辐射东北亚、 东南亚、 南亚, 连接中东, 直通欧洲、 美洲和大洋洲的航线网络。 2021年, 杭州机场货运量突破90万吨, 继续位列全国第五;其中, 国际货运量三年年均增幅超过30%。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提到, “杭州作为浙江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 制造业市场遍布世界、 跨境电商面向全球, 航空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非常高兴与菜鸟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合作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提升航空货运效率, 进一步实现临空经济发展及港区一体化。 ”
根据杭州机场总体规划, 近期(2030年)按照满足年货运量180万吨(其中, 国际货运量36万吨)的使用需求, 在东货运区规划货运设施, 届时机场货运保障软硬件能力将再获提升, 为高质量发展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
菜鸟已在杭州空港新区内建设包括集运仓、 优选仓等跨境物流基础设施, 让跨境包裹更快登上飞机, 更快飞往海外。 华东集运仓是菜鸟全国最大的集运仓, 距离机场约3公里, 兼顾包裹存储及处理能力, 仓内拥有包括数字化流水线、 交叉带分拣机等智能物流设备。
“与杭州机场的合作, 将进一步发挥菜鸟在数智物流技术及跨境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双方将在航空货站中引入更多数智化的技术, 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的转型升级, 同时, 结合菜鸟的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跨境物流全链路, 让商家能够真正感受到‘货通全球, 跨境无忧’。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表示。
2021年第四季度, 菜鸟国际的日均跨境包裹已超500万, 继续并肩国际物流巨头, 其中“5美元10日达”物流产品已覆盖20个国家, 助力更多跨境商家“用一杯咖啡钱送全球”。
桌面风扇中的实力派, ORICO这款好看还挺实用******
目前已经快要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了, 如何避暑降温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空调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降温工具, 但我们并不一定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空调, 因此一款好看且实用的桌面风扇还是很有必要入手的。 那么目前什么样的桌面风扇比较值得买呢?下面将要介绍的ORICO这款桌面风扇就是不错的例子。

目前市面上的桌面风扇产品有不少, 大家在挑选时一定要注重两点, 一是风力要够大, 能够达到降温避暑的目的。 二是降噪要做的好, 特别是在低速运行时要尽可能的安静, 那种一工作就嗡嗡响的风扇绝对不能选。 当然, 在满足上面这两点的前提下, 如果风扇的颜值更高一些, 功能更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ORICO型号为GXZ-F819的桌面风扇就同时满足上面这几点, 并且还采用了内置电池设计, 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用, 适合大多数场景。

ORICO这款桌面风扇可选的配色比较多, 除了文中出现的北欧蓝、 北欧粉外还有象牙白版本。 外观方面和传统的落地电风扇挺像, 尺寸方面要比大多数普通的桌面小风扇略大一些, 重量达到了462g, 高度约为27cm。 之所以重量略沉一些, 是因为这款桌面风扇内置了4000mAh电池, 在一档风力下可以提供长达9个半小时的续航, 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 风扇用久了之后会在扇叶以及风罩上附着一层尘土, 如果不清理的话, 不仅影响颜值, 还会影响吹风的效果。 ORICO这款桌面风扇采用了可拆卸式前网罩设计, 最上方有两个标识, 将箭头从右侧标识旋转到左侧标识就可以拿下前网罩, 这样就可以轻松清洁风扇的各处区域了。


这款桌面风扇的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 按动底座上的按键就可以从一档风力到五档风力顺序切换, 另外在正面还设计了五个指示灯, 方便用户查看目前所处的风力档位。 经过实测发现, 近距离使用的话其实一档风力就完全够用了, 开到三档时近距离使用就有点难承受了, 五档风力适合中远距离使用。

送风角度支持上下90°自由调节, 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的吹风需求。 毕竟这款桌面风扇的价位也不贵, 能做到这些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假如如果官方后期推出可以自动摇头版本的话那就更好了, 更具实用性一些。

风扇采用了micro USB充电接口设计, 旁边还有一个标准USB接口, 两个接口中间还有一个LED指示灯。 由于电池容量高达4000mAh, 这款风扇还兼具了充电宝的功能, 虽然输出功率不大, 但用来给小的智能音箱、 台灯等设备供电还是挺不错的。 当风扇没电后, 也可以用充电宝随时随地为其充电, 确保清凉体验始终不间断。


由于采用的是无刷马达, ORICO这款风扇工作时的噪音极小, 一档风力时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 同时进行档位切换时也非常的平稳, 比普通的桌面小风扇好用多了。


颜值高风力强, 还采用了内置电池设计, 无论走到哪里, 这款桌面风扇都可以迅速让你摆脱酷热的侵扰。 再加上充电宝功能的加持, 你不打算试试吗?
文字国际组织称全球农产品行业未来十年面临根本挑战******
新华社巴黎6月29日电(记者刘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29日联合发布《2022-2031年农业展望》报告指出, 全球农产品行业未来十年面临根本挑战, 需要以可持续方式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 应对气候危机影响等带来的食品供应中断等冲击。
报告指出, 疫情后需求复苏、 主要供应国天气恶劣、 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已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谷物主要供应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不确定性上升又令形势进一步恶化。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 食品、 化肥及燃料等价格上涨以及金融条件收紧正使更多的人生活陷入困难。 如果全球食品供应因生产和主要出口国供应减少而恶化, 预计2023年全球面临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口将增加1900多万。
报告预计, 未来十年, 全球食品消费受人口增长驱动每年将增长1.4%, 农业产量每年将增长1.1%。 全球平均农业生产力需提高28%, 才能既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又保证农业排放量达到《巴黎协定》目标。
报告指出, 在技术、 基础设施和培训方面增加投资提高生产力, 是农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如果能源和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价格长期上涨, 将抬高生产成本, 并可能在未来几年限制生产力提高和产出增长。
报告强调, 未来十年, 全球主要农产品和加工产品贸易量将与产量同步增长, 确保全球贸易市场运作良好对于应对粮食安全的中短期挑战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 胡晓珊】
中国移动: SPN具备更确定的带宽、 稳定低时延、 更智能数智服务体验等优势******
C114讯 6月30日消息(安迪)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移动SPN2.0技术白皮书&SPN切片专线产品发布会”上, 中国移动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顾宁伦表示, 中国移动作为业界领先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不断引入创新技术, 持续打造卓越的信息化服务, 为政企客户构筑领先的网络能力, SPN作为中国移动首创方案,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SPN网络, 包括更确定的带宽、 稳定的低时延、 更智能的数智服务体验等优势, 为客户提供组网和算力输送的全新业务体验。

首先, SPN切片专线提供高可靠性的连接, 基于SR隧道技术实现业务自动重路由, 为行业提供“永不掉线”的安全业务通路, 满足客户高可靠需求。
其次, SPN切片专线提供确定性的体验, 基于TDM时隙交叉实现业务硬隔离承载, 为客户提供确定带宽、 确定时延的服务, 满足客户业务的准时准点的无损送达。
再次, SPN切片专线SDN管控一体平台和随流检测技术, 为行业客户提供电商式的服务, 实现业务快速自动化开通;SPN可提供智能化的端到端自服务体验, 行业客户实现开通进度、 业务拓扑、 业务指标等端到端可视, 更可按需自助调速, 实现全方位的智能管理。
展望未来, 顾宁伦表示, 中国移动将基于SPN这张优质的综合业务网络, 携手业界同仁持续开展商业和技术创新, 全力支持“数字中国”建设, 为数字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共绘数智新蓝图。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 对炼油企业实行价格补贴******
本报讯 6月29日,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国际油价触及调控上限后实施阶段性价格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下简称“国际油价”)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每桶130美元)时, 对炼油企业实行阶段性价格补贴, 政策持续时间暂按两个月掌握, 后续如国际油价继续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 将提前明确相关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石油外采比例超过70%, 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 国内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油价变动, 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 汽、 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该负责人称, 为减轻下游用户和消费者负担, 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经国务院同意, 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 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超过两个月)不再上调, 后续如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的时间累计超过两个月, 将提前明确有关政策措施。 同时, 为保护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 保障成品油安全稳定供应, 由中央财政对炼油企业给予阶段性价格补贴, 补贴标准为调价周期内汽、 柴油价格应调未调金额, 符合条件的炼油企业均可按流程提出申请。 (杜雨萌)
【责任编辑: 曹静】
可溶性微针技术公司优微生物获千骥资本近亿元B轮独家投资******
近日, 可溶性微针技术公司优微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千骥资本独家投资。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可溶性微针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持续商业化和医疗领域的业务拓展及产能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 优微生物是一家生物纳米微针技术研发商, 专注于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技术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 以多年的透皮给药工艺和配方研发经验、 Know-how等为技术驱动, 以自主创新研发的可溶性微针无痛透皮给药贴片全自动生产线为依托, 应用自主创新的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平台型技术, 开发具有副作用更小、 疗效更优、 患者顺应性更好的新型透皮给药制剂产品, 可以为客户提供透皮给药新剂型CRO服务及缓释类药物透皮给药解决方案, 并提供透皮吸收产品的研发和量产, 多维度订制化开发及ODM、 OEM服务。
优微生物创始人冷钢博士表示: “优微生物作为可溶性微针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声者’与‘布道者’, 一直致力于推动应用可溶性微针技术的产品的商业化、 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建立等, 近年来也招募了多名中美韩博士、 博士后, 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 未来公司希望持续吸纳在商业化、 产品和研发方面的人才, 保持优微生物在可溶性微针技术上的底层创新能力, 加速实现可溶性微针技术在大健康和医药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共创中国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技术应用的新天地, 跻身全球前列。 ”
千骥资本董事总经理沈小寅表示: “可溶性微针作为最新一代透皮给药技术, 在给药效率与依从性之间实现了优异的平衡, 在护肤、 医美及医药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优微的创始团队在可溶性微针底层技术的研发、 以及规模化生产工艺上都拥有丰富的积累。 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三代生产工艺较前两代技术优势显著, 并始终坚持不断迭代创新, 以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与载药效率的需求, 已逐步得到各领域核心企业的认可。 我们期待公司的可溶性微针技术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
拾音准确, 颜值太飒******
视频时代的来临, 全民皆可拍可发, 视频自由, 只要有手机就可以, 门槛非常低。 随时都可以进行拍摄, 有信号立即发布, 更专业的就会用相机拍, 当然相机是需要后期进行导入剪辑的, 远没有手机方便, 但是画质绝对无敌。 那么视频有一种情况就是, 拍摄设备与被拍者一旦拉开了距离, 就会导致拾不到音, 这也是拍摄中最常见, 手机和相机都无法避免的尴尬情况。 室内的话还好, 室外就不行了, 环境音的渗入就更难拾取音效了, 有图无声直接影响视频整体质量, 当然也有补救, 后期配音, 但是人像出镜的话配音基本就很难了。 最新拿下解决办法, 入了一款MOMA猛玛家的LARK M1领夹式小蜜蜂麦克。
【开箱】


▲MOMA猛玛LARK M1领夹式小蜜蜂麦克, 外包装采用白色纸盒封装, 封面中标注了产品的品名、 型号、 麦克风充电盒的实物图, 方便购买者直观查看, 底部几大核心卖点智能降噪、 便携充电盒、 轻便小巧、 HD音质等。 背部也有几个使用领域型卖点及配置信息和厂商信息。

▲图2中两个包装盒子, 小的仅为苹果手机的连接线, 一并全部展开了。 包装清单包括, 猛玛LARK M1麦克风套装一拖二, 然后就是大部分适配的线缆全部3.5mm转换, 包括苹果口、 TYPE-C口、 3.5转3.5口相机、 3.5转3.5口手机、 TYPE-C充电线、 防风毛头、 保卡说明书。 非常齐全哦, 属于全领域适配。

▲猛玛LARK M1外配置了一个硬壳收纳包非常不错哦, 麦克风充电盒采用黑黄相间设计, 中心就是猛玛的图形LOGO, 整体轻微磨砂表面质感, 手感细腻, 弧度开模设计。

▲充电盒底部就是TYPE-C充电口了, 麦克风搭配充电盒总续航可达20小时, 内置1400mAh锂电池, 可同时为麦克风及接收器充满2次, 这续航能力还是挺满意哦。


▲是不是有点真无线耳机的设计效果, 没错, 这个设计真的是非常方便。 中心位置的就是接收端、 两侧为发射端也就是领夹麦克, 出厂时均有贴附保护膜, 我给撕掉了。 接收端和发射端内均有两颗铜制的触点, 保证了迅速回血的效率。

▲充电盒的正面为4颗蓝色电量提示灯, 可大概绿的估计出剩余电量, 方便及时补充电量, 提示灯这种不起眼的设计, 还是很有必要的。

▲介个就是一拖二的组合了, 官方还有一拖一等套餐选择, 非常灵活哦。 左右两侧为发射端、 中心为接收端, 正面都配置了提示灯, 蓝灯常亮状态下为相互配对成功, 而接收端如果为绿色常亮的模式为单声道模式, 蓝色常亮为立体声模式, 非常好理解。 发射端如果为绿色模式就是降噪功能开启。

▲背部就是领夹了, 接收端的夹子可适配与相机的热靴, 尺寸刚刚好, 也是国际惯例的尺寸开模, 夹子的外观也是均有MOMA的产品标识, 非常有辨识度, 麦克机身可夹在衣内或衣外, 非常醒目。 LARK M1还具备智能调节增益, 可对声音音量进行三档调节, 分别为高中低, 同样也是一键调节, 非常方便。

▲按键方面全部集成在机身侧面, 一黑一黄, 黑色为电源按键、 黄色为配对/降噪按键, 这种侧面设计, 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 只需手指做捏合的动作即可, 不用在机身面上使劲往身体上按压造成不适。 发射端还有一键降噪功能哦, 开启后可根据人耳耳蜗特性加入的听觉滤波器组, 筛选人耳更喜欢的声音, 配合DSP智能降噪, 得到的声音会非常清晰通透。

▲充电口和导电触点均设计在底部, 发射端接收端可单独插线充电, 全部使用TYPE-C接口, 点个赞, 充电效率的保证, 还能盲插。
【上机】

▲相机的热靴先保留, 直接插入了兔笼的热靴口, 大小刚刚好, 插入后非常稳, 不会自动脱落, 只有人为才可进行卸载。

▲使用的是那条3.5转3.5相机线, 直接插入到相机麦克风接口即可, 非常简单哦, 目前这个状态就是相机已经具备猛玛麦克的拾音能力。


▲其实放在侧面刚刚好, 相机中心的热靴保留其实是想加监视器的, 毕竟正中心查看更方便点。 兔笼确实是个好东西。

▲虽然猛玛LARK M1单只麦克风的重量非常轻, 夹在衣领时有稍微向下坠, 这都是正常现象, 跟其它麦克相比已经非常不错了。
【总结】



充电盒重84g, 发射端12g, 接收端18g, 四个东西单独分出来都达到了轻便效果, 即使是夹在领子上也没有发现下坠。 799¥这个价格算是真香了, 毕竟还有一两千的在那放着, 整体体验下来, 拾音距离200米是相当够用了, 大电池超长续航20小时, 操作简单物理按钮设计, 再也不怕误触了。 整体拾音效果清晰, 噪音控制的非常低, 音质效果比较清晰, 通透, 拾音准确, 还有降噪模式和立体声单声道可调。 整体表现符合定价, 非常适合直播、 视频VLOG、 采访等领域。
菜鸟联手杭州机场, 开辟国际货运新航线******
DoNews6月30日消息(邵忱)昨日,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杭州机场”)与菜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 杭州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蒋福敏、 总经理金胜昔,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 跨境包裹业务部总经理巫曼等参加签约仪式。
据了解, 双方将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引入更多数智物流设备及技术, 如轻量化手持终端LEMO PDA, 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 数字通关系统等, 提升跨境物流的履约效率, 并将合作开辟更多国际货运新航线, 为中国及全球品牌提供更优服务。 目前, 菜鸟已在杭州机场累计开通10余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提供包括杭州-列日, 杭州-西班牙等覆盖欧洲、 亚洲的全货运包机, 并提供部分回程线路。
省机场集团于2017年完成全省机场资源整合, 开启浙江省航空产业平台发展新征程。 2021年浙江省机场客运排名全国第五、 货运排名全国第四。 杭州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 全国前十大机场和全球六十强机场之一。 机场占地面积十平方公里, 共有三座航站楼, 形成了覆盖全国, 辐射东北亚、 东南亚、 南亚, 连接中东, 直通欧洲、 美洲和大洋洲的航线网络。 2021年, 杭州机场货运量突破90万吨, 继续位列全国第五;其中, 国际货运量三年年均增幅超过30%。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提到, “杭州作为浙江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 制造业市场遍布世界、 跨境电商面向全球, 航空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非常高兴与菜鸟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合作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提升航空货运效率, 进一步实现临空经济发展及港区一体化。 ”
根据杭州机场总体规划, 近期(2030年)按照满足年货运量180万吨(其中, 国际货运量36万吨)的使用需求, 在东货运区规划货运设施, 届时机场货运保障软硬件能力将再获提升, 为高质量发展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
菜鸟已在杭州空港新区内建设包括集运仓、 优选仓等跨境物流基础设施, 让跨境包裹更快登上飞机, 更快飞往海外。 华东集运仓是菜鸟全国最大的集运仓, 距离机场约3公里, 兼顾包裹存储及处理能力, 仓内拥有包括数字化流水线、 交叉带分拣机等智能物流设备。
“与杭州机场的合作, 将进一步发挥菜鸟在数智物流技术及跨境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双方将在航空货站中引入更多数智化的技术, 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的转型升级, 同时, 结合菜鸟的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跨境物流全链路, 让商家能够真正感受到‘货通全球, 跨境无忧’。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表示。
2021年第四季度, 菜鸟国际的日均跨境包裹已超500万, 继续并肩国际物流巨头, 其中“5美元10日达”物流产品已覆盖20个国家, 助力更多跨境商家“用一杯咖啡钱送全球”。
联合国: 对美移民惨剧“深感不安”呼吁调查******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据拉美社联合国6月28日报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呼吁美国和墨西哥当局对美国得克萨斯州50多名移民死亡事件进行调查, 并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28日, 美国得州圣安东尼奥居民在发生移民惨案的现场摆放花束、 蜡烛悼念遇难者。 (路透社)
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 这场悲剧再次凸显出在该地区制定有关安全、 有序和正常移民整体战略的必要性。
古特雷斯呼吁依据《安全、 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和《难民问题全球契约》开展合作, 以采取具体措施, 防止流动人口中出现这种不必要的死亡情况。
另据联合国网站6月28日报道, 国际移民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对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辆遭到遗弃的卡车内发现50多人死亡事件感到震惊和悲痛。
报道称, 两个组织呼吁对所有责任人进行强有力的调查和起诉。
报道又称, 两个组织呼吁边界两边的当局积极展开调查。
国际移民组织的失踪移民项目的数据显示, 自2014年以来, 已有近3000人在试图从墨西哥越境进入美国时失踪或死亡, 这一最新的悲剧使今年上半年的死亡总数达到290人。
声明指出: “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途径, 脆弱和绝望的人将继续成为走私者的猎物, 或被迫采取绝望的措施越境。 现在需要的是提供取代这些危险的非正常流动的更安全的替代办法, 确保寻求国际保护的人能够迅速进入庇护程序。 避免生命损失必须是所有人的优先事项。 ”
报道提到, 与此同时,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也发表声明, 对这一事件“深感不安”。
人权高专办同样强调, 这一事件再次表明迫切需要提供正常安全移徙途径, 并追究那些直接导致这种生命损失的人的责任。
汽车巨头Stellantis警告: EV再不降价 汽车市场将会崩溃******
【TechWeb】6月30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近日全球第四大车厂Stellantis发出警告称, 在欧洲全面转向电动车之际, 现在的电动汽车仍然过于昂贵, 除非降价, 否则将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危机。
Stellantis的首席制造官Arnaud Deboeuf周三表示, 公司目标是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降低40%。 另外该集团计划在内部制造一些零件, 并迫使供应商降低其产品的价格。 此外Stellantis也正在北美和欧洲开发五家大型电池工厂, 到2030年产能将达到400千兆瓦时。
Deboeuf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果电动汽车不降价, 市场将会崩溃。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今, 电动汽车的价格正在以迅猛的速度上涨。 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上大幅提高了所有电动汽车产品的价格;Rivian和福特也进行了类似的提价。
Stellantis计划在十年内推出超过75款全电动车型, 并至少改造其部分法国汽车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 本月, Stellantis集团为其两家全球性车辆测试中心投资了3300万欧元, 以打造一流的电动汽车性能及掌握最高水平的车辆自动驾驶科技。 不过公司承诺依靠软件和服务以及一些高档汽车的额外收入来维持强劲的收入和利润。
由于欧盟积极促成汽车行业放弃化石燃料, 因此大多数制造商很可能不得不在十多年内转向生产电动汽车。 但是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表示: “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似乎不会关心汽车制造商是否有足够的原材料来支持这一转变。 ”Tavares补充道, 该公司不排除购买矿山以确保原材料供应。
“三星宣布已量产3纳米芯片”上热搜 网友: 这个真没得说, 国产努力吧!******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周四宣布, 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其位于韩国的华城工厂大规模生产3纳米半导体芯片, 是全球首家量产3纳米芯片的公司。 与前几代使用FinFET的芯片不同, 三星使用的GAA晶体管架构, 该架构大大改善了功率效率。 话题“三星宣布已量产3纳米芯片”引发网友热议, 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评价: 这个真没得说, 国产努力吧!
垃圾佬狂喜, 200块的镜头也拍好看的小姐姐!******
开宗明义, 嗯, 这个镜头是啥呢?那就是曾经小米生态链的相机品牌, 小蚁微单当时发布的两颗套装镜头之一——小蚁42.5 F1.8, 这颗在M43系统上, 等效85mm黄金人像焦段的镜头。

750收了全套, 450出了机身, 这算下两个镜头只要300

小蚁微单已经被冲进了历史的马桶
话说笔者前一阵花了750收了一套小蚁微单双镜头套餐, 后来又450把机器给卖了只留下了小蚁42.5 F1.8和另外一只12-40的变焦头, 鉴于变焦头的素质比较差, 我们算它100块, 那么今天的主角小蚁42.5 F1.8镜头, 勉强就算200块吧, 这么算一定是没错的, 手动斜眼。
一、 镜头外观
说到小蚁微单配套的这颗镜头本身, 其实做工上挺拉垮的, 机身是全塑料的, 拿在手上可谓是毫无手感可言, 但耐不住它实在是便宜。

除了用料省之外, 镜头的颜值一般, 顶部这个像是“变焦环”的东西, 也完全是个装饰品, 实际上根本没啥用。


机身和上盖可以看到不少的LOGO, 也标明这是一颗M43系统专用的镜头。 。

比较有意思的是, 机身上还有一个拨杆, 可以再常规模式和微距模式之间切换, 这么算的话, 我等于用200块, 还白赚了一个微距镜头, 真是血赚啊!


这颗镜头的滤镜尺寸49mm, 官方无配套的遮光罩。 图赏还是可以看到镜身上有不少使用痕迹的, 非常符合我们垃圾佬的标准, 顺便按照这个镜头的重量, 估计都是塑料镜片。

就算是带上上盖和镜头盖, 这只镜头重量也仅仅只有130g多一点, 也就是说, 论斤卖的话, 这个镜头每克的价格还不到2块。


配合上笔者那台最小的M43——松下GM1, 整个套装也只有350g不到, “占地面积”比笔者手上这台本来就很小的手机都要小, 实打实的是又轻有小……

甚至你可以把它直接就揣进裤兜, 随身带着, 想拍就拍…
二、 试用体验
镜头本身是6组6片的结构(突出一个简陋), 同时因为这款产品本身已经消失很久了, 所以笔者也没有找到官方的MTF图, 附一张5x社区的MTF:

还别说, 这镜头锐度好像还成, 就是虚实线分的有点开, 目测焦外就一般了。
还是正经来体验一下吧, 镜头搭配的机身还是上次笔者手上那台最经典的松下GM1, 小+小的双小组合:

鉴于松下GM1本身就是比较老的机器了, 对焦上速度也不是很快, 但绝对够用。



画质上的话, 光圈全开F1.8锐度好像也还成的样子, F4~F8感觉好像都差不多, 最佳画质大概就是在这个区间, 过了F11就画质下降了。
至于色散嘛, 大家自己看吧:

色散过于丧心病狂
我就不多做评价了。

焦外比较一般, 炫光控制不错, 光斑过于畸形
镜头的炫光控制倒是还不错, 就是这个焦外着实比较一般, 同时光斑过于畸形了一些……
但毕竟算下来就花了200块而已, 刀锐奶化肯定不现实, 拍出来觉得好看其实就成了……
因为这颗镜头有微距模式, 所以笔者平常比较多的情况, 还是拿来拍美食:





其实不把图拉到最大, 吹毛求疵的看的话, 整体效果也是不错的, 尤其大光圈带来了非常不错的氛围感, 同时微距这个功能, 也在很大程度上, 可以展示更多的细节。
当然, 说起来, 等效85mm这种黄金人像焦段, 其实还是要拿来拍妹的:



大光圈用起来就是这么无脑, 哈哈哈!
三、 体验总结
总的来说, 如果从捡漏的角度看, 花了小几百块, 捡到一颗M43系统的小蚁42.5 F1.8还是非常合算的, 这支镜头虽然做工相对一般, 外形较为丑陋, 但整体使用体验并不差, 对于想入手一个人像头但预算又不高的M43玩家而言, 这种二手镜头其实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当然, 现在要捡漏的难度恐怕还是比较高的, 在码字的时候笔者顺便瞄了一眼海鲜市场, 发现这玩意儿居然还都涨价, 而且没啥货了, 不得不说, 现在JS真的是啥都能炒啊……大家还是要有好定力蹲一蹲的。
最后借楼收一颗松下35-100mm f/4.0-5.6, 当年650块把这个头卖掉了, 现在想收发现全都得1000上下, 实在是让人泪流满面。
最后的最后, 照例总结下产品优缺点:
优点: 够便宜, 性价比高, 画质够用, 重量轻, 还有微距, 会用的话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
不足: 做工差, 外形丑, 屁股是塑料的, 画质相对其实还是比较一般。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 对炼油企业实行价格补贴******
本报讯 6月29日,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国际油价触及调控上限后实施阶段性价格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下简称“国际油价”)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每桶130美元)时, 对炼油企业实行阶段性价格补贴, 政策持续时间暂按两个月掌握, 后续如国际油价继续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 将提前明确相关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石油外采比例超过70%, 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 国内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油价变动, 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 汽、 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该负责人称, 为减轻下游用户和消费者负担, 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经国务院同意, 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 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超过两个月)不再上调, 后续如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的时间累计超过两个月, 将提前明确有关政策措施。 同时, 为保护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 保障成品油安全稳定供应, 由中央财政对炼油企业给予阶段性价格补贴, 补贴标准为调价周期内汽、 柴油价格应调未调金额, 符合条件的炼油企业均可按流程提出申请。 (杜雨萌)
【责任编辑: 曹静】
我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产业链市场超两万亿******
工信部负责人今天(6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我国近五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 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张云明: 截至2021年底, 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 平均上架率超过55%。 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到800EB(1EB=1024PB)。 算力总规模超过140 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统计显示, 截至2021年底, 全国在用超大型、 大型数据中心超过450个, 智算中心超过20个。 从2012年至2021年,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增长到超45万亿,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 谢存: 产业规模方面, 2021年数据中心、 云计算、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产业规模分别超过1500亿元、 2000亿元、 4000亿元、 1.3万亿元。 这些跟算力紧密相关的算力产业链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加码电动汽车和豪华车业务 梅赛德斯******
【TechWeb】6月30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当地时间周三, 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表示, 作为实施其2022-2026年商业计划的一部分, 该公司计划向其欧洲工厂投资逾20亿欧元(约合21亿美元), 以在未来几年加倍投资豪华汽车并提高电动汽车产量。

据悉, 梅赛德斯-奔驰正加速推进其“电动为先”战略。 该公司公布了加速向全电动汽车转型的措施, 其中包括建造电池工厂的计划。
2021年7月份,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 它将在2030年前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实现全面电动化。 此外, 该公司宣布, 它正在开发三个新的全电动平台, 这些平台将于2025年推出。 有了这些平台, 该公司计划从那时起只推新的全电动汽车。
该公司还表示, 它将大幅加大研发力度, 在2022年至2030年期间向纯电动汽车领域投资超过400亿欧元(471.8亿美元)。
今年2月份, 梅赛德斯-奔驰的生产主管Joerg Burzer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该公司的部分生产线和工厂将转向生产电动汽车。
今年5月, 该公司表示, 计划提高高端豪华车的销售份额, 并确认计划到2030年只在市场条件允许的地方销售全电动汽车。
当地时间周三,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 管理层和员工代表已经就公司在欧洲的未来生产安排达成一致, 其中包括将德国辛德尔芬根的工厂作为生产高端豪华车的主要工厂, 从2025年开始生产基于电动平台AMG.EA的车型。 (小狐狸)
ku娱乐唯一(ku娱乐九州)菜鸟联手杭州机场, 开辟国际货运新航线******
DoNews6月30日消息(邵忱)昨日,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杭州机场”)与菜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 杭州机场公司党委书记蒋福敏、 总经理金胜昔,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 跨境包裹业务部总经理巫曼等参加签约仪式。
据了解, 双方将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引入更多数智物流设备及技术, 如轻量化手持终端LEMO PDA, 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 数字通关系统等, 提升跨境物流的履约效率, 并将合作开辟更多国际货运新航线, 为中国及全球品牌提供更优服务。 目前, 菜鸟已在杭州机场累计开通10余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提供包括杭州-列日, 杭州-西班牙等覆盖欧洲、 亚洲的全货运包机, 并提供部分回程线路。
省机场集团于2017年完成全省机场资源整合, 开启浙江省航空产业平台发展新征程。 2021年浙江省机场客运排名全国第五、 货运排名全国第四。 杭州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 全国前十大机场和全球六十强机场之一。 机场占地面积十平方公里, 共有三座航站楼, 形成了覆盖全国, 辐射东北亚、 东南亚、 南亚, 连接中东, 直通欧洲、 美洲和大洋洲的航线网络。 2021年, 杭州机场货运量突破90万吨, 继续位列全国第五;其中, 国际货运量三年年均增幅超过30%。
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葛建娟提到, “杭州作为浙江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 制造业市场遍布世界、 跨境电商面向全球, 航空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非常高兴与菜鸟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合作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共同打造新一代国际航空智慧物流枢纽, 提升航空货运效率, 进一步实现临空经济发展及港区一体化。 ”
根据杭州机场总体规划, 近期(2030年)按照满足年货运量180万吨(其中, 国际货运量36万吨)的使用需求, 在东货运区规划货运设施, 届时机场货运保障软硬件能力将再获提升, 为高质量发展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
菜鸟已在杭州空港新区内建设包括集运仓、 优选仓等跨境物流基础设施, 让跨境包裹更快登上飞机, 更快飞往海外。 华东集运仓是菜鸟全国最大的集运仓, 距离机场约3公里, 兼顾包裹存储及处理能力, 仓内拥有包括数字化流水线、 交叉带分拣机等智能物流设备。
“与杭州机场的合作, 将进一步发挥菜鸟在数智物流技术及跨境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双方将在航空货站中引入更多数智化的技术, 联手推进行业数智化的转型升级, 同时, 结合菜鸟的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跨境物流全链路, 让商家能够真正感受到‘货通全球, 跨境无忧’。 ”菜鸟国际出口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刘歆杨表示。
2021年第四季度, 菜鸟国际的日均跨境包裹已超500万, 继续并肩国际物流巨头, 其中“5美元10日达”物流产品已覆盖20个国家, 助力更多跨境商家“用一杯咖啡钱送全球”。
奈雪的茶: 推出“喝茶送虚拟股票”活动******
奈雪的茶6月30日官微消息, 公司宣布推出上市一周年活动, 6月30日起, 每消费1元即可得1个奈雪币, 用户可使用奈雪币买入/卖出虚拟股票, 成为虚拟股东, 也可以在奈雪币商城使用奈雪币兑换各种礼品, 此外每30股虚拟股票可兑换3元代金券。


年薪2.3亿, 他即将坐拥5家上市公司******
“原来我在美国的时候是上市公司副总裁, 出门司机开加长豪华轿车接送, 还会有人专门乘飞机赶去听我的演讲, 排队等着跟我握手。 ”
回国创业之初, 常兆华的落差感很大, 当时的上海浦东张江还是块荒凉的庄稼地, “没有一个红绿灯, 甚至一家餐厅都没有”。 在一间再也普通不过的厂房里, 常兆华找到了一块立身之地开始创业, 这也是微创医疗诞生的地方。
如今, 他创办的微创医疗已经成为了知名的跨国医疗器械公司, 并且“孵化”出了多家上市子公司。 在一份国内科技公司高管薪资排行榜上, 常兆华以年薪2.33亿元“领跑”医疗领域的一众高管。
没有什么一夜成名,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 常兆华在医疗器械领域耕耘了二十余年。
然而, 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常兆华, 依然没有停止在医疗领域扩张的想象力。 本月, 随着微创脑科学有限公司(简称“微创脑科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微创医疗拆分“又下一子”, 常兆华的版图也随之继续扩大, 即将坐拥五家上市公司。
不过, 随着医疗类企业普遍估值走低, 微创脑科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微创医疗对标“美敦力”的故事, 不知道能否持续地讲下去。
常兆华的资本操作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常兆华赴美留学,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 期间, 他和导师在纽约北部一个农场里开始创业, 并创造出了不菲的成绩, 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1998年, 抱着一腔实业报国的热忱, 常兆华归国来到当时百废待兴的上海浦东张江, 凭着一张办公桌就开始了创业。
那个时候,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还相当落后, 基本停留在“手术刀加止血钳”的时代, 只有少数的医院和医生能做类似微创伤手术, 而且所用器材全部依赖进口, 费用高昂。
回国之初, 常兆华没有因浦东的工作环境落差之大而逃离, 也没有因高端医疗产业发展的缓慢而减少对微创的信心。
从最早的球囊导管起步, 再到后来的冠脉支架, 如今微创的产品几乎覆盖所有耗材细分领域……常兆华带领微创推出了一系列医疗器械高端产品。
有数据显示, 在全球平均每6秒就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用于救治患者生命, 或改善其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其催生新的生命。
2010年, 微创医疗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一时风光无限, 此时的常兆华或许没有想到, 微创医疗有一天也会陷入亏损的困境。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 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怀疑的声音, 微创医疗的多元化业务, 相比依赖单品类, 看上去构建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风险对冲体系, 但由于多个业务不够成熟, 甚至没有商业化的产品, 难以给微创医疗提供业绩支撑。
2020年, 在疫情和集采双重压力下, 微创医疗出现5年来首次亏损, 亏损达12.48亿元。 2021年, 微创医疗交出了五年来最差的一份财报, 亏损进一步扩大, 达到了17.63亿元, 同比扩大了约5成。
微创的医疗器械产品组合包括心血管、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 神经血管、 电生理、 骨科、 外科、 糖尿病及内分泌等, 随着公司不断成立单独的业务板块, 微创对创新赛道的执着, 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如何更好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释放公司的价值?
常兆华想到了一招——拆分上市, 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微创医疗将采用“生产上市公司”的模式, 即一边拓展新业务, 成立子公司, 一边引进各路投资者一起“养”, 再拆分出来上市。 微创医疗也因此被业内戏称为“能产生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
拆分是巨头惯用的分担经营风险、 吸纳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 去年6月, 威高股份拆分威高骨科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发稿前, 威高骨科总市值达到200亿元, 占威高股份市值近一半。
大部分公司缺乏足够的资金以支撑漫长的产品研发周期, 拆分上市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 帮助企业渡过漫长的研发周期, 降低母公司的研发资金压力。
微创“再落一子”
本月, 微创医疗拆分微创脑科学有限公司(简称“微创脑科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IPO前, 微创医疗持股54.64%, 中国微创投资管理持股10.64%, Stride and Strive持股1.96%, HNA持股为4.95%, Nectar Neuro持股为2%。
此次微创脑科学的拆分上市不是常兆华拆分的第一个故事,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目前, “微创系”旗下已有五家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 分别为微创医疗、 心脉医疗、 心通医疗、 微创机器人, 以及已经IPO过会的微创电生理。 若微创脑科技成功上市, “微创系”将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 被微创医疗独立拆分出来的业务, 基本上都处在蓝海市场或者热门赛道。
近年来, 神经介入领域正在成为资本的新宠, 去年心玮医疗、 爱威科技纷纷传出上市消息, 微创脑科学的拆分上市, 无疑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上市完成后, 微创脑科学仍将是微创医疗的子公司。
心脉医疗拆分之时, 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外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心脉医疗抢先布局成为了国内主动脉介入领域龙头企业。
今年3月, 微创医疗发布心脉医疗科技2021年业绩显示, 心脉医疗科技收入6.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5.59%;归属于心脉医疗科技股权持有人的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47.17%。
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 手术机器人属于技术复杂且极具临床及商业价值的细分领域, 微创医疗也开始竞逐百亿手术机器人市场。 微创医疗机器人去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首日收涨超6%, 市值一度超400亿港元。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 当母公司产品过了高速成长期, 市场不能够再给出高估值, 所以母公司平台并不适合融资, 更适合各个业务板块分拆融资。
常兆华曾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做过解释。 他表示微创除生产产品外, 也是个生产上市公司的公司, 通过这个经营模式, 实现公司的持续性增长。
有“微创系”的加持, 子公司的融资也显得轻而易举。 相关数据显示, 2020年微创集团累计融资10亿美元。 微创心律管理、 微创脑科学等业务独立融资, 获得高瓴、 易方达等知名机构青睐, 展现了出超强的吸金能力。
根据微创医疗的公告表示, 目前微创集团还布局了非血管介入、 内分泌、 康复医疗、 运动医学、 辅助生殖、 体外诊断、 皮肤及身体管理、 五官科及消毒灭菌等新兴业务领域。 未来, 微创医疗在上述领域再度拆分出上市公司, 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年薪2.3亿, 微创的下一个故事在哪儿?
常兆华曾说, “微创是一个有万亿市值基因的公司”。 但母公司持续的亏损, 不得不让人思考, 微创的下一个故事是什么?
此前, 钛媒体整理出了中国高管薪酬Top50, 其中有29位高管来自大健康领域, 占比58%, 有6人出自医疗器械行业。
常兆华以2.33亿年薪, 位居大健康领域榜首, “拔得头筹”。 然而常兆华的持股比例相比于其他公司的高管, 却不算太高。 而且目前微创拆分的这几家子公司的股东里, 也没有常兆华的身影。
今年以来, 常兆华三次增持港股微创医疗, 最近一次是五月份, 变更后持股数量为46889899股, 持股率占2.57%。
值得注意的是, 微创医疗的港股股价从去年高点72.85港元急转直下, 截至发稿前为24.25港元。 常兆华持续增持, 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有外界分析也许明年微创医疗的第一大股东将变为常兆华, 这或许为微创医疗顺利回归A股科创板上市在做准备。
常兆华曾经说过, “我头脑一直很清醒, 就是不要自己陷入那些大家都能做的事务当中”。 他认为行业选择如果不对, 其他99件事都做对了, 也许还是失败;但如果行业选择得好, 其他99件事都做错了, 或许还有挽救的希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目前微创的三家上市的子公司中, 只有心脉医疗实现了盈利。 作为微创系第二家拆分上市公司, 心通医疗在2021年亏损1.83亿元;微创机器人的盈利也遥遥无期, 2021年净亏损高达5.84亿元, 同比亏损扩大179.28%。
由于微创医疗连续分拆子公司, 市场已对其“空心化”产生担忧。 近期, 港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屈指可数, 加上医疗类企业普遍估值走低, 此时微创脑科学上市并不是好时机。 已到花甲之年的常兆华, 若想带领微创医疗实现“万亿市值”的目标, 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粤芯半导体完成45亿元融资 瞄准车规级、 工业级芯片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广州报道
6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 近日, 粤芯半导体完成45亿元最新一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粤财控股管理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联合领投, 并引入上汽、 北汽等车企旗下产业资本, 以及越秀产业基金、 盈科资本、 招银国际、 盛誉工控基金等战略投资股东。
同时, 还获得包括华登国际、 广发证券、 科学城集团、 兰璞创投等多家追投, 既有股东认购本轮融资金额超过60%。
根据启信宝的信息显示, 6月28日, 粤芯半导体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6.67亿元变更为21.51亿元人民币, 同时新增了22名股东。

本次融资主要将用于粤芯半导体新一期项目建设, 粤芯半导体将继续聚焦12英寸模拟特色工艺, 专注于工业级、 车规级中高端模拟芯片市场, 进一步提升产能。
按照规划, 粤芯半导体正在进行三期项目的建设, 三期技术节点进一步延伸至55-40nm, 22nm制程, 实现模拟芯片制造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
从本轮投资方看, 新增了不少汽车和工业领域的产业资本, 将有助于对于粤芯半导体强化工业级和车规级芯片业务。
同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 粤芯半导体一直在和广汽进行紧密合作, 目前正在车用芯片方面进行联合研发, 这也是将终端、 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典型案例。
广汽资本已经连续两轮战略投资粤芯半导体, 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谈道: “广汽和粤芯分别作为广州汽车和半导体两大产业链链主, 进行深度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车载芯片核心技术和产品供应上的自主可控, 从车载芯片应用场景出发, 打通芯片设计、 制造、 验证和产业应用等关键环节, 从源头开始加速国内车载芯片的快速转型升级, 同时推动汽车制造业往高价值链发展。 ”
尽管今年国内半导体投资节奏放缓, 但是上游制造、 设备等仍是投资重点。 其中, 粤芯半导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 是区域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也是广东省“强芯工程”的重要承载主体, 备受业内关注。
回顾融资历程, 一年前的7月, 粤芯半导体完成了二期项目融资, 投资方由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国投创业、 兰璞创投、 华登国际、 吉富创投、 广汽资本、 惠友投资及农银投资等机构联合组成, 在新一轮融资中, 其中不少投资方继续跟投。
再看产能, 粤芯一期项目已经于2019年9月建成投产、 2020年12月实现满产运营, 产品良率达到97%以上。 二期项目新增月产能2万片, 三期和四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在近日芯谋咨询承办的2022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 粤芯半导体副总裁吴永君表示: “中国芯片的消耗60%在珠三角, 但珠三角之前比较有规模的晶圆制造厂只有中芯国际8英寸厂, 粤芯填补了粤港澳大湾区12英寸晶圆制造的空白。 目前粤芯一期和二期的产能是4万片。 我们正在规划三期和四期, 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快速打桩, 加起来大概有12万片晶圆产能。 ”
一开始, 粤芯半导体就基于市场需求, 选择了务实的路径, 切入模拟芯片赛道。 目前公司正不断扩大制造产能规模, 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 电源管理芯片、 混合信号芯片、 图像传感器、 射频芯片、 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客户层面, 粤芯半导体已经进入一流企业的供应链。 吴永君介绍道, 粤芯半导体的客户包括全球第一大手机芯片公司、 全球第一大指纹识别芯片公司、 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摄像头芯片公司、 中国最大的电源管理芯片公司、 中国最大的信号链芯片公司, 也包括中国最大的MCU公司, 这也是粤芯在过去四年中能取得一定发展的原因。
“我们觉得定制化代工是一个趋势。 一般来说, 开发图像传感器的周期要两年, 在缺货背景下, 粤芯和战略客户, 用五个月的时间完成量产, 开发时间缩短约80%, ”吴永君谈道, “在这个阶段, 我们选择的方向是从成熟制程、 模拟工艺切入。 应用上希望从消费类往工业控制、 汽车电子逐步演化。 我们通过自研+合作的方式进行技术的迭代, 最终希望通过市场驱动及产业链协作, 更好地发挥晶圆厂的战略作用。 ”
从全球晶圆产业格局看, 吴永君表示, 晶圆代工市场格局在1000亿美元左右, 台积电占据全球市场大概53%的市场份额, 而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的市场份额只占5%。 从地区来看, 中国台湾占64%, 中国大陆合计占7%。 晶圆代工本身体量巨大, 对中国大陆公司来说, 发展空间巨大。
(作者: 倪雨晴 编辑: 张伟贤)